Box被“墻”后,哪些企業網盤更適合國人使用?
[企業服務]這個詞,在市場上已孕育多年,但這幾年才被翻炒進各大媒體的視線。企業網盤是企業服務之一,它為企業用戶提供企業文件共享、協作服務。最經典的產品是國外的企業網盤鼻祖Box,成立于05年。
?

?
Box的網盤服務一開始面向是個人和企業,面世兩年后,半路殺出個Dropbox,Dropbox的background sync在網盤的發展中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而其出色的營銷能力讓其在短短幾年內用戶暴增。接下來,隨著網盤市場的競爭壓力漸大,box已經失去了個人網盤市場的先發優勢。
?
這時候,Box看到企業服務市場還是一片藍海。進軍企業服務市場成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幾年內,通過用戶積累, Box成功在企業網盤領域樹立自己的品牌標桿。
?
回到國內市場, Box的成功讓國內企業網盤領域找到了風向標。不管從是服務模式還是功能設計,我們都能從中看到Box的影子。
?
可是,國內外的市場環境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不得不承認,國外的公有云較國內成熟,但即便是Box, 在今年年初時被發現其文件共享機制存在安全風險,導致許多企業的部分機密數據和文件可以被谷歌、必應等搜索引擎直接檢索。在國內,公有云服務這條路更不好走?;钌睦泳褪窃谌ツ暌徽?,國內的公有云個人網盤包括115、新浪微盤、快盤、360云盤等相繼倒下、或轉戰企業市場。
?
公有云是更快捷也更便利的模式,相信時間會讓其孵化成熟,目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企業信任感。
?

?
企業網盤存儲、管理著企業數據,牽扯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命脈,像金融行業、國企事業單位,絕不會將核心數據存儲在公有云上。因此,國內很多從單純做公有云的企業網盤服務商也將苗頭轉向私有云市場。
?
在這里有個特例,那就是云盒子。云盒子私有云企業網盤在國內也有近10年的發展歷程。云盒子沒有繼承Box的血脈,從產品的雛形開始,一直堅守私有云這個戰場。甚至在產品設計上,也和Box有不同的理念。
?
用過Box的用戶都知道,所有的協作功能都基于Web實現,Windows客戶端只是一個同步文件夾。云盒子的管理基于web,但日常協作基于客戶端。使用什么客戶端來進行文檔共享還是有體驗差別的。企業網盤是企業在日常文檔生產活動中,高度依賴的產品。從新建文檔、多人編輯協作、分享、溝通到文檔流轉,企業網盤涉及到整個文檔的生命周期管理??蛻舳四軌蜃屵@些操作更順暢,讓長期的辦公更輕松。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高度依賴的即時通訊QQ和微信,在PC的使用開發上,完全傾向于客戶端。
?
另外,針對習慣本地操作的用戶,Box提供同步客戶端,可以選擇性地將文件同步到本地。而云盒子提供的是加密虛擬盤,將所有的企業文檔,包括文檔架構全都映射到此電腦的本地磁盤下,用戶按需下載,并實現有針對性地同步某個文件夾。云盒子相對box來說,在選擇上更為豐富。
?
Box的成功總有其道理,如果想要復制成功,就要思考是否跟它有同等或者相似的條件和環境。目前,中國很多城市都在開展國家提倡的“企業上云”政策,中國云市場服務市場前景樂觀。但企業網盤如果想瓜分這塊市場,想必私有云網盤更加接地氣。
?
轉載請注明:www.kaajalkooks.com
?